得小儿寿俊家书

父子初别双泪垂,别我既久忘却思。
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
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
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
汝望白云穿却眼,若得此诗恐肠断。
径须父子早归田,粗茶淡饭终残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父亲收到儿子家书时的复杂心情,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天下父母共同的牵挂。

开头四句特别打动人:父亲刚和儿子分别时偷偷抹眼泪,时间久了思念慢慢淡了,突然收到家信时,所有情绪又涌上心头,就像刚分别时那样心酸。这种"忘记思念后又突然想起"的感受,比一直思念更真实,就像我们离家久了,突然接到父母电话时鼻子一酸的感觉。

中间部分像在唠家常:父亲说自己在外当官只为挣口饭吃("索米"指微薄俸禄),叮嘱儿子在家好好读书。抬头看远方两千多里外,仿佛听见山里鸟叫都像在呼唤亲人。这种空间距离的强调,让人想到现在异地工作的父母和孩子视频通话的场景。

最后几句最揪心:父亲写完诗不敢寄,怕儿子望着白云盼归家("穿却眼"形容望眼欲穿),看到诗会更难过。最后下定决心要早点辞官回家,哪怕粗茶淡饭过日子也好。这种"宁愿放弃事业也要陪伴家人"的选择,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强烈共鸣。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封普通家书,但把中年人的两难处境写得淋漓尽致:既要养家糊口不得不离家,又舍不得错过孩子成长。诗中"便风不敢寄"的克制,"粗茶淡饭终残年"的豁达,都展现了中国式父爱特有的隐忍与深沉。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