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创置石经

圣唐复古制,德义功无替。奥旨悦诗书,遗文分篆隶。
银钩互交映,石壁靡尘翳。永与乾坤期,不逐日月逝。
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锐。从此理化成,恩光遍遐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朝恢复古代教育制度,在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刻石经(把儒家经典刻在石头上)的故事。诗人用通俗的语言赞美了这个文化工程的意义和影响。

前四句说唐朝恢复古制很有价值,石经上刻着《诗经》《尚书》等经典的深奥道理,用篆书隶书等不同字体呈现。中间四句描写石经的壮观:字迹像银钩一样闪闪发亮,石壁干净没有灰尘,这些石头会永远存在,不像日月会消逝。最后四句说这个工程让儒学发扬光大,读书人更有钻研精神,文化教育得到发展,连边远地区都能感受到这种文化恩泽。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银钩"形容刻字精美,用"石壁无尘"表现保护完好
2. "永与乾坤期"把石经比作和天地一样永恒
3. 最后落到文化教育的影响力,说明刻石经不只是面子工程
4. 语言朴实但气象宏大,展现盛唐的文化自信

这就像现在国家修建国家级图书馆或数字文献工程,既是保存文化瑰宝,也是为全民教育打基础。诗人用石头象征文化的永恒,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重视教育、传承文明的热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