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从滁阳返回途中,在乌衣镇休息时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写旅途中的轻松心情:赶路的人原本就不觉得路途遥远("元不恨长途"),下马到路边酒馆就能买到酒喝("旗亭"指酒馆)。这里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闲适感。
后两句写景抒情:回头望时,来时的琅琊山已经看不见了,只有西风吹过豆田,惊起一群乌鸦。这两句通过"山不见"和"豆田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怅惘。虽然前文说"不恨长途",但回望时还是流露出对过往的些许留恋。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用最普通的景物(酒馆、山、豆田、乌鸦)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旅途画面,既有轻松惬意,又暗含一丝难以言说的愁绪。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潘柽
潘柽,字德久,号转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以父荫选武职。后召试,为阁门舍人,授福建兵马钤辖。柽以能诗称,与陆游、姜夔等多有交往,叶适谓永嘉四灵之徒,凡言诗者皆本德久(《瀛奎律髓》卷三)。有《转庵集》,已佚。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其诗一卷。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有传。潘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连同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