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戡瘦马图

棱棱出神骨,翼翼照龙光。顾影时思战,长鸣势欲骧。

征鞍□儿女,远道负糇粮。归到龙沙日,秋风苜蓿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瘦马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马的精神与命运。

前两句“棱棱出神骨,翼翼照龙光”写马的外形和精神:瘦骨嶙峋却透着神采,姿态矫健仿佛带着龙的光辉。这里用“棱棱”形容马的瘦削有力,“翼翼”表现它昂首挺胸的英姿,虽然瘦弱但气势不凡。

中间四句转入马的故事和内心。“顾影时思战,长鸣势欲骧”说马看着自己的影子时仍想着战场,嘶鸣声中带着冲锋的渴望——瘦马虽已离开战场,但战士的本能未改。“征鞍□儿女,远道负糇粮”则暗示它的现状:曾经驮着将士征战(缺字可能是“卸”或“别”),如今却只能背负干粮远行,对比中透出落寞。

最后两句“归到龙沙日,秋风苜蓿长”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当瘦马终于回到塞外(龙沙指边疆)时,秋风中只有茂盛的苜蓿草相伴。这里用简单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英雄迟暮”的苍凉——曾经的战马,最终在荒芜中老去。

全诗的精妙在于:表面咏马,实则写人。瘦马的形象象征着那些曾立战功却被遗忘的老兵,它们(他们)的坚韧、忠诚与落寞,通过马的姿态、眼神和命运轨迹娓娓道来。尤其是结尾的秋风苜蓿,没有直接抒情,却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一种无声的悲壮。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让一匹瘦马承载了更深刻的人生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