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倪星垣父联
大兄为此地名师,化雨遍开桃李,四方传播,都称善诱循循,问食报几何,只赢得一枝桂,百亩田,以溉以耕,极力经营贻后嗣;
小弟亦当年群从,春风早入芝兰,半世蹉跎,空叹赏音负负,念酬恩奚自,计惟有数行文,两眼泪,且歌且哭,竭诚临奠送先生。
小弟亦当年群从,春风早入芝兰,半世蹉跎,空叹赏音负负,念酬恩奚自,计惟有数行文,两眼泪,且歌且哭,竭诚临奠送先生。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作者为悼念好友倪星垣的父亲而作,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分析:
上联(前半部分):
作者称赞逝者是当地有名的老师,像春雨滋润桃李一样培养了许多学生,名声远播,大家都夸他教导有方。但这样一位好老师,一生辛苦付出,最终留给后代的物质回报却不多——只有一小片田地和几棵桂树,靠这些微薄家产艰难维持生计,努力为子孙创造生活条件。这里暗含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下联(后半部分):
作者以"小弟"自称,说自己年轻时也曾受逝者教导,像芝兰沐浴春风般受益。但半辈子过去,自己事业无成,辜负了逝者的期望,内心充满愧疚。如今想要报答恩情,却发现除了写这篇悼文、流下眼泪,在灵前边哭边唱挽歌之外,竟别无他法。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无力感和悲痛。
全联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春雨润桃李"和"芝兰沐春风"这样生动的比喻,展现逝者作为教育者的伟大
2. 通过"一枝桂、百亩田"与"数行文、两眼泪"的对比,凸显现实的无奈
3. "且歌且哭"这个细节描写,把祭奠时的悲怆场景刻画得如在眼前
4. 既有对逝者高尚品格的赞美,又包含作者自身的遗憾,情感真挚复杂
这种既赞颂逝者德行,又抒发个人哀思的写法,让挽联既有社会意义又充满人情味,是传统悼亡文学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