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蕉学书图

素公大草希二王,瘦肥齐骋偕颠张。
就中学力乃独到,零陵万叶松烟芳。
绿天百丈围僧房,老僧笔破云蓝光。
奔泉抉石掣不得,迄今如见惊龙翔。
亘垣新种青千章,油衫宵卷凉风凉。
博山炉烧沉水香,临池神注壁坼劲,蟆蛇一洗坡谷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在芭蕉林边练习草书的场景,充满艺术张力和自然意趣。

前四句说这位书法家(素公)的草书风格独特,不像传统推崇的王羲之父子,而是融合了瘦劲与丰润之美,像唐代狂草大师张旭一样奔放。他独创的书法技艺让零陵(湖南地名)的芭蕉叶和松烟墨都为之生香。

中间五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创作场景:百丈高的芭蕉林环绕僧房,老僧的毛笔仿佛能划破天空。他的字迹像山泉冲开岩石般势不可挡,观者至今仍能感受到那种蛟龙腾空般的震撼。新种的芭蕉林形成绿色屏障,夜晚油布衣衫被凉风吹拂,香炉里沉香袅袅——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清幽的创作环境。

最后两句点明艺术真谛:当书法家全神贯注临池挥毫时,笔力能穿透墙壁(壁坼劲),连苏轼、黄庭坚这些大家的书法毛病(坡谷病)都被他创新的"蟆蛇"笔法(可能指曲折有力的线条)一扫而空。全诗通过自然景观与艺术创作的相互映衬,赞美了突破传统的艺术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