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院二首 其二

江横水如带,枫落山为屏。
高深自天险,豪迈由地灵。
行个古道中,下马坐邮亭。
鹤栖必仙家,凤仪岂尧庭。
神仙事恍惚,谁实观超升。
孙氏一时杰,父兄俱有声。
将军垂紫髯,阿瞒眼亦青。
周郎往视师,不数李与程。
缅怀前哲人,耿耿在心扃。
托宿就萧寺,梦还神更清(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八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融入了历史人物的豪情,展现出一种豪迈与怀古交织的情感。

开头四句写景:江水如衣带般横贯大地,枫叶凋落后的山峦像屏风一样矗立。地势高峻险要,仿佛天造地设,而这片土地的豪迈气质则源于它的灵秀之气。这里用简单的比喻把江山的壮美生动地呈现出来。

中间部分转入怀古:诗人行走在古道上,下马休憩时,联想到传说中的仙鹤、凤凰,但神仙之事虚无缥缈,不如真实的历史人物可敬。这里用"鹤栖仙家"的典故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后八句集中写三国人物:特别提到孙氏家族的英雄气概,用"紫髯将军"暗指孙权,说连曹操(阿瞒)都对他刮目相看;周瑜带兵时,其才能远超唐代名将李靖、程知节。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让诗人念念不忘,说明他崇尚的是真实存在的英雄豪杰,而非虚幻的神仙。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寺庙借宿时,梦回历史场景后反而更加神清气爽,暗示与古人"神交"的体验比求仙问道更实在。

全诗特色在于:
1. 写景大气磅礴,用"江如带""山为屏"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人瞬间想象出画面
2. 把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说明地理环境孕育英雄豪杰
3. 通过对比神仙的虚幻,突出真实历史人物的可贵
4. 用"紫髯""眼青"等生动细节刻画人物,让历史故事鲜活起来

诗人想表达的是:与其追求虚无的神仙境界,不如欣赏眼前的壮美山河,缅怀那些真实存在过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精神才是值得传承的宝贵财富。这种立足现实、崇尚英雄的情怀,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