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山涧中的奇石景观,并展开了一段沧海桑田的时空想象。
前四句写实:山涧里布满棱角分明的怪石,有的像猛虎,有的像犀牛。这些石头不知何年滚落在此,千万年都未曾移动过。这里用动物比喻石头的形态,让静止的岩石显得生动威猛。
后六句展开联想:有人说在远古时代,这里曾是海底。如今我们脚下缭绕的云雾,当年却是漫无边际的海水。诗人感叹大自然夺走了蛟龙水怪的住所(指海水退去),却把美丽的溪山风景馈赠给了人类。
全诗最精彩的是时空的跳跃——通过眼前云雾缭绕的山石,联想到亿万年前这里曾是波涛汹涌的海底。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暗含"沧海桑田"的哲理。最后"夺彼""饷我"的拟人化表达,让自然界的变迁充满了戏剧性,仿佛大自然是有意识地在为人类创造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