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张力的枯木图景,赞美了画家李成(号营丘)惜墨如金的艺术风格。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李成的绘画特点——"惜墨",即用墨极简却意境深远。"屈铁交柯"形容枯木枝干如弯曲的铁条般刚劲有力,而"烟雨稠"则用朦胧的雨雾衬托出枯木的苍劲,形成刚柔对比。
后两句突然转入动态想象:这枯木仿佛一条蛰伏已久的蛟龙突然苏醒,怒张胡须、掀雾破水而出,连山涧都被它拔地而起。这里用"龙出蛰"的爆发力,把静止的画作转化为充满生命力的奇幻场景,让人感受到枯木背后隐藏的磅礴气势。
全诗妙在"以静写动"——表面画的是枯木,实则通过比喻和想象,让读者看到蛰伏的力量、自然的野性。这种将画作"写活"的手法,既展现了李成画技的高超,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再创造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