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

国色宜炎夏,宫装染绛纱。
苍崖陆浑火,朱景赤城霞。
颜驻留琼蕊,丹成咽日华。
东山旧游处,遥忆武陵家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石榴花》,诗人通过石榴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句“国色宜炎夏”,意思是说石榴花是最适合夏天开放的,就像一位美丽的皇后在炎热的夏日展现她的风采。这里用“国色”来形容石榴花的美丽,同时表明夏日是石榴花最灿烂的时候。

第二句“宫装染绛纱”,诗人进一步比喻石榴花的颜色,说它像皇后身上的红色宫装,染在了绛色的纱布上。这是用人的服饰来比喻石榴花的颜色,形象生动。

接下来“苍崖陆浑火,朱景赤城霞”,诗人用两个自然景象来进一步说明石榴花的颜色和美丽。陆浑火是指陆浑山上的火焰般红艳的景象,赤城霞是赤城山上的霞光。这里诗人用这种自然界的红艳景象来衬托石榴花的美丽,使之更加生动。

“颜驻留琼蕊,丹成咽日华”,这两句是说石榴花不仅美丽,而且给人一种长寿、不变老的感觉。这里的“琼蕊”指珍贵美好的花蕊,表现出石榴花的清雅。“丹成咽日华”则是说石榴花的颜色像太阳的光芒,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两句“东山旧游处,遥忆武陵家”,诗人通过回忆过去游览过的东山,遥想那个美丽的地方,引发了对美好家园的回忆。这里实际上也是借石榴花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石榴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石榴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