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站在厓山(南宋最后抵抗元军的地方)追忆历史的感慨,充满了悲壮和无奈的情绪。
第一句"行朝谁更一登坛"说的是南宋朝廷已经没人能站出来主持大局了。第二句"借手无人为复韩"用"复韩"的典故,暗指没人能帮助南宋复兴。这两句写出了南宋末年人才凋零、无力回天的困境。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当时的局势:"全浙及时堪决战"说本来还有机会在浙江决战;"南溟何地再偏安"说连偏安一隅的地方都没有了;"死生已判纲常在"写即便生死已定,但忠义精神永存;"慷慨徒多事势难"说虽然将士们很英勇,但大势已去。
最后两句最动人,写千古英雄都为此遗憾,现在站在山崖边,只能看着汹涌的海浪,仿佛还在为当年的失败愤怒。这里用"怒涛"这个意象,既写实景,又暗喻人们心中的愤懑。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情感:对南宋灭亡的痛心、对忠义之士的敬佩,以及面对历史悲剧的无奈。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和穿越时空的历史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