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调到偏远小县当学官的友人王伯庸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友人清贫却高雅生活的欣赏。
开头两句用"冷"字双关:既说友人官职低微没实权,又说石埭县偏僻冷清。但诗人没有替友人叫屈,反而用山水美景来展现这种生活的诗意——云雾浸润着座椅,月光把琴台照得清冷,山峰像花朵一样奇特,溪流如玉石般清澈湍急。这些画面看似写景,实则暗含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云雾月光象征高洁,奇峰幽濑比喻才情。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虽然地方偏僻没有前呼后拥的排场,但正因如此才能远离应酬,对着碧绿波澜自由吟诗。诗人其实是在说:这种清苦生活反而成全了文人最向往的自由,不必讨好上级,只需与山水为伴。全诗把"冷官"写出了"热趣",把偏远写成了仙境,传递出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