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纹蕈

绝冥万丈深,积翠淩空危。
清涧月自浴,孤芳人不知。
石骨溜香髓,松苓涌凉脂。
忽然青云阴,见此白玉姿。
冉冉露痕重,漼漼雪花滋。
淑气注阳鼎,甘津灌华池。
开经拜修静,得道推安期。
聊欲燕其阳,饱食五色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石桥下生长着珍稀菌类(纹蕈)的奇幻景象,通过自然与仙境的交融,表达了人对长生和超脱的向往。

1. 环境描写(前六句): 诗人用夸张手法写石桥的险峻——桥下是万丈深渊,桥身被青翠藤蔓缠绕,仿佛悬在空中。月光洒在清澈的溪流上,菌类静静生长在无人知晓的角落。石缝中渗出芳香,松树分泌出清凉的树脂,营造出一个幽静而充满灵气的秘境。

2. 菌菇的神奇(中间六句): 突然云层散开,露出白玉般的菌菇。它们带着露水,像雪花一样晶莹剔透。菌菇的香气仿佛能炼成仙丹,它的汁液如同琼浆玉液,滋养着传说中的"华池"(仙境水池)。这里把普通的菌菇神话,赋予它长生不老的神奇力量。

3. 修仙联想(后四句): 诗人联想到两位道教仙人(修静、安期),想象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在这仙境般的地方隐居,尽情享用这些"五色芝"(仙草)。最后两句流露出对隐逸修道的向往。

全诗亮点: - 虚实结合:把真实的山涧、菌菇和虚幻的仙境、修仙传说巧妙融合。 - 以小见大:通过描写不起眼的菌菇,展开对永恒生命的遐想。 - 画面感强:"白玉姿""雪花滋"等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发光的菌菇。

核心思想: 在险峻纯净的自然中,平凡事物也可能暗藏神奇。诗人借此表达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的一种浪漫幻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