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见燕时客南溟
日日愁风,朝朝看雨,画楼闲杀鸟衣。
同是天涯,相逢总是依依。
春潮夜打山根月,送帆樯海上人归。
更凄迷,梦到深宫,露滴罘罳。
隔年踪迹曾相识,况烟迷平陆,草入荒溪。
欲待商量,如今是柳暗长堤。
绿窗人语春眠觉,道江南处处花飞。
莫搴帏,不见长安,一片斜晖。
同是天涯,相逢总是依依。
春潮夜打山根月,送帆樯海上人归。
更凄迷,梦到深宫,露滴罘罳。
隔年踪迹曾相识,况烟迷平陆,草入荒溪。
欲待商量,如今是柳暗长堤。
绿窗人语春眠觉,道江南处处花飞。
莫搴帏,不见长安,一片斜晖。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异乡漂泊时,看到燕子引发的乡愁和人生感慨。
上片开头用"日日愁风,朝朝看雨"描绘出连绵阴雨的沉闷氛围,就像被困在画楼里的燕子一样无聊。"同是天涯"两句很妙,把人和燕子比作同病相怜的异乡客,每次相遇都格外亲切。接着用"春潮夜打山根月"这样生动的画面,带出远航归人的场景,反衬出自己的孤独。最后"梦到深宫"的想象,把愁绪推向更深的境地。
下片从燕子去年的踪迹说起,带出物是人非的感慨。"欲待商量"以下几句特别生活化,像是自言自语:如今堤岸柳树成荫,绿窗里有人说着江南的花事,但这些美好都和自己无关。结尾"莫搴帏"三句最有冲击力——别掀帘子了,望不见长安,只有一片夕阳。这个收尾把漂泊者的失落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把燕子这个传统意象写出了新意,不再是简单的思乡符号,而是成了和自己对话的伙伴。那些看似平常的春雨、柳堤、绿窗,都变成了乡愁的载体。作者没有直接说"我好想家",但每个画面都在诉说这种心情,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让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