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闺怨

一轮皎皎清如水。慵把朱颜妄拟。
斜挂柳梢何意。想照征人矣。
梦魂昨夜纱窗里。记得吴头楚尾。
纵有绸缪双鲤。更胜青梅味。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闺中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用日常可见的景物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把相思之苦写得既唯美又动人。

上片写月夜相思:
开头"一轮皎皎清如水"用明月起兴,这轮清澈如水的月亮,勾起了女子的愁思。她懒洋洋地照着镜子("慵把朱颜妄拟"),觉得自己憔悴的容颜配不上这美好的月色。月亮斜挂在柳梢头("斜挂柳梢何意"),仿佛在故意撩拨她的心事。她猜想,这月光一定也照在了远行的爱人身上("想照征人矣"),这是典型的"千里共婵娟"的写法。

下片写梦中相会:
昨夜她梦到了爱人("梦魂昨夜纱窗里"),梦里依稀记得他漂泊在远方("吴头楚尾"泛指江南一带,说明爱人行踪不定)。就算有书信往来("绸缪双鲤"古时用双鱼形状的信封装情书),也比不上青梅竹马时两小无猜的甜蜜("更胜青梅味")。这里用"青梅"的典故,暗示他们曾经有过美好的初恋。

艺术特色:
1. 以月传情: 全篇围绕月亮展开,用月光串联起现实与梦境,空间上的距离感更凸显相思之深。
2. 对比手法: 镜中憔悴的容颜与皎洁的月光对比,现在的书信往来与过去的青梅竹马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惆怅。
3. 生活化意象: 用照镜子、看月亮、做梦这些日常细节,把抽象的感情写得真实可感。

整体感受:
这首词像一幅月光下的工笔画,没有激烈的情感宣泄,而是用柔和的笔触,画出了一个女子在静谧夜晚的淡淡哀愁。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即便能通信,也找不回当初的甜蜜,这种"回不去了"的遗憾,比直白的思念更让人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