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置酒,与从事饮酣书事,示李子运

倏而虎鼠倏虫沙,世变如云似未涯。幸有故人来白酒,且开好况对黄花。

纷纷凉月中军帐,猎猎西风绝塞笳。料得来春匡济了,笑扶玉节共还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重阳节和朋友喝酒时的感慨,充满了对世事无常的豁达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前两句用"老虎变老鼠、活人变沙土"这样夸张的比喻,说世界变化快得像天上的云一样捉摸不定。但紧接着笔锋一转:幸好还有老朋友带着好酒来相聚,大家一起对着菊花畅饮,这个场景就让人心情好起来了。

中间两句突然转到边塞军营的夜景:清冷的月光照着军帐,西风呼啸中传来军营的号角声。这里看似在写景,其实是用边塞的肃杀气氛暗示时局的艰难。

最后两句最见豪情:作者相信等到明年春天,眼前的困难都能解决。到时候就能拿着皇帝给的令符(玉节),和朋友说说笑笑一起回家了。这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希望的态度特别打动人。

全诗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有苦中作乐的幽默感,最后还带着"困难总会过去"的积极心态,读来既亲切又鼓舞人心。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