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景图,同时暗含对时局的感慨。
前两句"万里桥边水,朝宗去入吴"写景:站在万里桥边,看着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入吴地。"朝宗"原指诸侯朝见天子,这里用来形容百川归海的景象,气势恢宏。
中间四句转入议论:"衮衣"指帝王礼服,"历数"指天命,说新的王朝顺应天意建立;"神算"指治国方略,说沿用了过去的治国方法。接着感叹:四海之内人心归正,但诸位大臣似乎没有尽心辅佐。
最后两句"际天东望眼,淼淼但平芜"又回到写景:向天边极目远望,只见江水茫茫,岸边草木平铺。这个结尾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那望不到头的江水和平芜,似乎暗示着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迷茫。
全诗在写景中寄寓政治感慨,用江水东流的自然景象,暗喻朝代更迭、世事变迁。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表面写春日江景,实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何耕
(1127—1183)宋汉州绵竹人,占籍德阳,字道夫,号怡庵。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类试第一。累擢嘉州守,有惠政,与何逢原、孙松寿、宋诲号四循良。孝宗淳熙中历户部郎中、国子祭酒,出知潼川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