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先夫子遗像二首 其二

蜀魄啼鹃意外声,兰陔缺养倍凄清。倡随虚说三生约,形影惟馀两泪倾。

半世精神消道路,十年烽火误功名。关心最是难抛处,志愿何时了向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妻子在丈夫去世后,面对遗像时写下的悲痛之作。全诗通过几个生活化的画面,表达了失去至亲的痛楚与人生遗憾。

前两句用"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杜鹃鸟会啼血),形容自己听到任何声音都会想起丈夫,就像杜鹃的叫声一样让人心碎。"兰陔"代指孝养父母的地方,暗示丈夫去世后,自己连尽孝的机会都没有了,倍感凄凉。

中间四句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曾经说好要白头偕老的誓言落空了,现在只剩自己对着遗像流泪;丈夫半辈子都在外奔波劳碌,十年的战乱又耽误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这些句子像在翻看老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丈夫生前的辛苦与无奈。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最放不下的是丈夫未完成的心愿——像古代隐士向平那样逍遥自在的生活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这不仅是对丈夫的怀念,更是对命运无常的叹息。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位普通妻子在夜深人静时,对着丈夫照片说的心里话。那种失去挚爱的痛苦、对丈夫辛劳一生的心疼、对未竟心愿的遗憾,都化作朴实的诗句,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深情与哀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