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

枉羡青云切太虚,无端飞堕海东隅。
风花露草春绵邈,瘴雨蛮烟梦有无。
肉食纵横清兴少,簿书填委道心孤。
缘何倔强羞言老,对镜偷閒镊白须。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官员在暮春时节的感慨,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第一句“枉羡青云切太虚”,说的是诗人曾经羡慕那些飞黄腾达的人,渴望像青云一样直上云霄,但现在觉得这种想法太虚幻了,不切实际。就像我们现代人,年轻时可能也幻想过功成名就,但现实往往让人清醒。

第二句“无端飞堕海东隅”,诗人说自己莫名其妙地被贬官到了偏远的海边。这里的“海东隅”指的是台湾,当时是清朝的边疆地区。就像今天有人被调到偏远山区工作,心里难免会有落差。

第三、四句“风花露草春绵邈,瘴雨蛮烟梦有无”,写的是诗人眼中的台湾风景:春天的花草虽然美丽,但遥远而模糊;潮湿的天气和雾气让人感觉像在做梦一样不真实。这其实是在表达诗人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和孤独感。

第五、六句“肉食纵横清兴少,簿书填委道心孤”,说的是官场上的应酬让人心烦,每天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连追求内心平静的时间都没有。这就像今天的上班族,忙于应酬和加班,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缘何倔强羞言老,对镜偷閒镊白须”最有趣,诗人说自己明明老了,却倔强地不肯承认,只能偷偷对着镜子拔白胡子。这种不服老又不得不服老的心态,相信很多中年人都能感同身受。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中年官员的复杂心理:对理想的幻灭、对现实的不满、对衰老的无奈,但又带着一丝倔强和幽默。诗人没有直接抱怨,而是通过描写风景和日常细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让读者在平淡中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