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睦州祖师庵

庵依兜率寺,小憩俗心灰。
竹密暑不到,窗虚风自来。
山昏飞鹤下,磬断定僧回。
拂拭残碑看,年深厚绿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山间小庵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宁静超脱的意境。

前两句点明地点和心境:小庵依傍着兜率寺,在这里短暂休息让世俗的杂念都消散了。"俗心灰"用熄灭的灰烬比喻烦恼的消退,生动形象。

中间四句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环境:茂密的竹林挡住了暑气,敞开的窗户自然迎来凉风。黄昏时鹤群飞落山间,磬声停歇时僧人归来。这些画面既有视觉的幽静(竹林、山昏),又有听觉的灵动(磬声),还有触觉的清凉(暑不到、风自来),全方位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氛围。

最后两句通过细节深化意境:诗人擦拭残碑辨认文字,发现年代久远到青苔都已层层覆盖。这个特写镜头既交代了古庵的历史感,又以"厚绿苔"的意象暗示此处人迹罕至,进一步强化了遗世独立的韵味。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远到近,由大到小,最后定格在长满青苔的古碑上。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清凉环境、僧人生活、历史痕迹的描写,自然流露出对清净无为生活的向往。特别是"竹密暑不到,窗虚风自来"两句,用最平常的事物道出了深刻的禅意——远离喧嚣自然心静,无需刻意追求反而能得自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