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写来纪念东汉名将马援(马伏波)的。全诗通过描绘伏波庙的景象,回顾了马援的功绩和遭遇,最后发出感慨。
首联写伏波庙被郁郁葱葱的藤萝环绕,显得庄严肃穆,让人想起当年的英雄马援。"锁烟萝"这个描写很有画面感,既写出了庙宇的古朴,又暗示了英雄事迹被历史尘封。
颔联用两个典故概括马援的主要功绩:在南方立铜柱作为边界标志,带领水军平定叛乱。这两句展现了马援作为武将的威名和功业。
颈联笔锋一转,写马援遭遇的诽谤和冤屈。有人诬陷他从南方带回的薏苡是珍珠,还有人因为嫉妒他在后宫的受宠而造谣中伤。这两句揭示了功臣常遭小人陷害的历史悲剧。
尾联最耐人寻味。诗人说看到庙里马援的画像在微笑,仿佛在问:当年云台论功行赏时,那些评价公平吗?这里用"一笑"和反问,既表达了对历史评价的质疑,也暗含了对英雄的同情。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既歌颂了马援的功绩,又为他遭遇不公鸣不平,最后以意味深长的反问作结,引发读者对历史评价的思考。诗人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把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不公的愤懑都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