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歌

大风扬兮赤云屯,楚人望气皆龙文。
当时吾甚笑亚父,幸至彭城疽背死。
谁云沐猴竟遭烹,汝乃盛怒咍孺子。
嗟哉拔山之力不可得,扶义而西取天下者以三尺!
君看项王重瞳舜重瞳,天命乃在隆准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历史故事——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失败,暗含了作者对项羽的惋惜和对刘邦成功的感慨。

开头用"大风扬""赤云屯"营造紧张氛围,暗示项羽军队的气势。当时楚地人都觉得项羽有帝王相("龙文"),但作者却说他当时就看出范增(亚父)的策略有问题,后来范增果然在彭城气得背上生疮而死。

中间几句说:谁说项羽像猴子戴帽子装人样(沐猴而冠)就该失败?他明明是真英雄,只是太容易发怒,被刘邦(孺子)耍了。可惜啊,项羽空有拔山之力,最后得天下的却是拿着三尺剑、打着正义旗号的刘邦。

最后用对比手法:项羽和舜帝一样有双瞳孔(重瞳),看似天命所归,但真正的天命却落在鼻子高高的刘邦(隆准公)身上。全诗通过项羽的悲剧,表达了"武力不如谋略"的历史教训,既有对英雄末路的同情,也有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