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润州

气就蛇须角,暌通豕负涂。
解衣同俗裸,酌水合狂夫。
探社新铭禹,经韶旧吊虞。
据鞍休示壮,寡要悔为儒。
为吊忠游楚,因崇让过虞(四库本、涉闻本作吴)。
要离葬终近,严子钓行须。
御晏妻知辱,歆膺客自愚。
诚修日难掩,醯在蚋还趋。
和寡方声越,知稀觉道腴。
命齐都将相,义拙落江湖。
南梦应随雁,西风却背鲈。
弓旌今正歇,多少定同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发润州》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通过丰富的典故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仕途浮沉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的象征与自嘲 前四句用蛇角、猪涂泥等古怪意象,暗示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解衣同俗裸"是自嘲行为放诞,像狂人一样不拘礼节。这里展现诗人对官场虚伪的不屑,宁愿保持真我。

2. 历史典故的运用 中间大量借用大禹治水、舜帝南巡、严子陵钓鱼等典故。比如"严子钓行须"用东汉隐士严光拒绝做官的故事,暗示自己也有归隐之心;"要离葬终近"借春秋刺客要离的悲剧,暗喻仕途险恶。这些典故让诗歌更有历史厚重感。

3. 对现实的反思 "命齐都将相,义拙落江湖"是核心句——有些人天生是将相之命,而自己因坚守道义反而落魄江湖。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也显示了不愿同流合污的傲骨。

4. 结尾的漂泊感 最后用"南雁""西风鲈鱼"等意象,写自己像候鸟般漂泊不定。"多少定同凫"用野鸭随波逐流作比,暗示许多人和自己一样身不由己。

全诗的魅力在于: - 用看似零散的典故串联起怀才不遇的主题 - 动物意象(蛇、猪、雁、凫)的运用使抽象情绪变得生动 - 在自嘲中藏着傲气,在漂泊感中坚守文人风骨

诗人像一位清醒的旁观者,看透官场虚妄却不愿妥协,最终在诗歌中找到精神归宿。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精神写照。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