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福建地区建立"惠民仓"(类似现在的粮食储备库)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民生问题的关切。
开头两句说福建百姓最近归顺朝廷,皇帝很关心偏远地区百姓的生活。这里用"赤子"比喻百姓,显得亲切。
中间四句是核心内容:朝廷借鉴古代救灾经验,建立了惠民仓。提前储备粮食可以防止水旱灾害时百姓挨饿,但弊端在于管理不善,账目混乱。作者用"民亡瘠"(百姓不挨饿)和"数谩张"(账目作假)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愿望:希望官员们严格执法,这样自然就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里把好政策和好天气联系起来,很有深意。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对比手法揭示政策利弊
2. 把粮食储备和天气联系起来,体现"天人感应"思想
3. 语言朴实但道理深刻,既有对政策的肯定,也有委婉的批评
这就像现在说"好政策还要有好执行",既点赞国家惠民政策,又提醒基层要落实到位,别搞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