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 月杪自吴门归追和南耕毗陵元夕之作
上水船迟,落灯风快,归家黯淡如许。
打门有客欢呼,冲泥向人骄语。
香词满幅,总故苑、狂朋俊侣。
说郡城、前夜閒行,多少珠歌翠舞。
乍髣髴、花间画鼓。
再想像、梅边游女。
毫端似落星桥,卷中疑讴金缕。
旧时情事,怅光景、抛人何遽。
但听他、提起元宵,便有费思量处。
打门有客欢呼,冲泥向人骄语。
香词满幅,总故苑、狂朋俊侣。
说郡城、前夜閒行,多少珠歌翠舞。
乍髣髴、花间画鼓。
再想像、梅边游女。
毫端似落星桥,卷中疑讴金缕。
旧时情事,怅光景、抛人何遽。
但听他、提起元宵,便有费思量处。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从吴门(苏州)回家路上,回想起元宵节热闹场景时的复杂心情。
上半部分:
- 开篇用"上水船迟"形容归途缓慢,"落灯风快"暗示元宵节刚过,灯笼都收起来了。回家路上心情低落。
- 突然有朋友冒雨来访,兴奋地讲述元宵节的盛况:城里到处都是歌舞表演,热闹非凡。
下半部分:
- 作者听着朋友的描述,仿佛看到了当时场景:花丛中的鼓乐声,梅树下游玩的女子。
- 朋友写的诗词让他联想到星桥(可能指繁华之地)和金缕衣(华贵服饰),都是元宵节的奢华景象。
- 最后感叹:这些往事已经过去,时光飞逝让人惆怅。现在只要听到"元宵"二字,就会勾起无限回忆和感慨。
全词通过对比:
- 现实中的冷清归途 vs 记忆中的热闹元宵
- 当下的落寞心情 vs 往日的欢乐时光
突出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的伤感,而是通过朋友兴奋的描述反衬出自己的怅惘,手法巧妙。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