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江南曲

长干斜路北,近浦是儿家。有意来相访,明朝出浣纱。
发向横塘口,船开值急流。知郎旧时意,且请拢船头。
昨暝逗南陵,风声波浪阻。入浦不逢人,归家谁信汝。
未晓已成妆,乘潮去茫茫。因从京口渡,使报邵陵王。
始下芙蓉楼,言发琅邪岸。急为打船开,恶许傍人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活画卷,通过几个日常片段展现了女子等待情郎的细腻心思和江南独特的风情。

全诗分为五个场景:
1. 女子住在长干北面的水边,邀请情郎明天来看她浣纱(洗衣服)。这里用"儿家"自称,显得亲切可爱。

2. 情郎的船遇到急流,女子熟悉情郎的心思,温柔地提醒他"把船头调转方向"。一个"请"字透露出她的体贴。

3. 昨夜情郎被风浪所阻,没能赴约。女子调皮地说:"要是没见到人作证,回家怎么让人相信你真的来过?"带着撒娇的意味。

4. 天没亮就梳妆打扮,乘着潮水去京口(镇江古称)送信给邵陵王。这里暗示女子可能另有身份,或是借送信之名与情郎相会。

5. 最后从芙蓉楼出发,急着开船离开,生怕被人看见。这个"恶许"(生怕)用得特别生动,把恋爱中怕被人发现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全诗就像一组江南水乡的连环画:
- 有"浣纱"的生活场景
- 有"横塘口"的急流险滩
- 有"南陵"的风声浪阻
- 有"乘潮"而行的画面感
- 还有怕被人撞见的小紧张

语言清新自然,像在讲故事一样把江南女子的聪慧、温柔和活泼都展现出来了。最妙的是明明在写爱情,却通篇不提一个"爱"字,全藏在撑船、浣纱、送信这些日常动作里,读来余味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