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的是五台山上一座名为灵境寺的佛寺,重点刻画了寺中供奉的"圣金刚"(即文殊菩萨)的神圣氛围。
前两句直接点明地点——五台山的南台山脚有座灵境寺,寺里供奉着神圣的文殊菩萨。这里用"圣金刚"来称呼文殊菩萨,既突出了菩萨的威严,又暗含金刚不坏的佛法力量。
后两句用夸张手法展现菩萨的威仪:上万的菩萨都在赞叹文殊菩萨的功德,寺庙里的钟不用敲击就自动鸣响。这种超自然现象的描写,生动表现了文殊菩萨感召天地的神圣力量。括号里的"佛子"重复呼唤,像是信徒们虔诚的诵念,让整首诗充满宗教仪式感。
全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通过具体场景的铺陈,让读者感受到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的灵验,以及文殊菩萨在信众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诗中钟声自鸣的意象尤其精妙,用可见可闻的现象,传递出佛法无边的抽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