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讽刺了统治者对外政策的软弱无能。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古老的城池无人问津,官员们却都忙着往新建的京城跑。这里"衣冠"代指官员,"络绎"形容他们往来频繁的样子,暗示朝廷重形式而轻实质。
后两句直接点明主旨:表面上皇帝在军帐中运筹帷幄,好像有很多高明策略,但真正落实的却只有和亲这种妥协政策。"三千策"是夸张说法,与"只有"形成强烈反差,突出统治者的无能。最后"上乘"二字更是反讽,把屈辱的和亲政策说成是最高明的选择。
全诗通过古城与新京、众多策略与单一和亲的对比,揭露了统治者好大喜功却懦弱无能的本质,语言直白但讽刺力度十足。就像现代人批评某些领导"开会时点子多,落实时办法少"的感觉,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