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罗抱日游雪门陈叙廷诸子登太平神步二塔兼怀前令倪葵明鼎建之功

两山飞塔峙层空,海色扶桑咫尺通。
共道乾坤双柱在,兼随朋旧一樽同。
平临已觉星辰近,揽胜能忘造化功。
逸兴凭高秋正好,澹云天外度新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登太平神步二塔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图景。

首先,诗人通过“两山飞塔峙层空”来描绘太平神步二塔的独特景色。这里的“两山”指的是太平山,而“飞塔”则形象地描绘了二塔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峙层空”则表达了二塔在秋空中矗立的景象,给人一种高远、壮观的感觉。

接着,诗人用“海色扶桑咫尺通”来描绘登高远眺所见到的广阔景象。这里的“海色”指的是远方的海洋,“扶桑”则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意指视野开阔,仿佛与大海相连。而“咫尺通”则表达了登高远眺时的畅通无阻,使人感受到一种自由和开阔。

然后,诗人通过“共道乾坤双柱在”来赞美二塔的重要性。这里的“乾坤双柱”形象地表达了二塔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们仿佛是支撑天地的支柱,具有非凡的意义。

接下来,“兼随朋旧一樽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塔赏景的愉悦心情。这里的“朋旧”指的是诗人的朋友,“一樽同”则表达了他们一同举杯畅饮,共同欣赏美景的欢乐场景。

然后,“平临已觉星辰近”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感受。这里的“平临”指的是居高临下,诗人登高远眺,仿佛能感受到星辰的近在咫尺,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遐想。

最后,“揽胜能忘造化功”和“逸兴凭高秋正好,澹云天外度新鸿”则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登塔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诗人通过登高揽胜,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忘记了世俗的烦恼。而“逸兴凭高秋正好”则表达了诗人在秋日登塔时的逸兴豪情,“澹云天外度新鸿”则形象地描绘了秋日天空中新鸿翱翔的景象,给人一种高远、辽阔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日登太平神步二塔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豪情逸兴。语言通俗易懂,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