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诗人提到“闻说华轩俯碧湍”,意思是听说这里有一个华丽的亭子,俯瞰着碧绿的湍急的河水。这里“华轩”就是华丽的亭子,“碧湍”指的是清澈湍急的河水,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接着,“竹林适有晋衣冠”,诗人说在这片竹林中,仿佛看到了晋代的文人雅士。这里的“晋衣冠”指的是晋代的文人风度,给人一种文化气息。
然后,“光凝翡翠秋偏好,色漾玻璃夏亦寒”,这里形容这个地方的景色四季如画。秋天,阳光照耀下的竹林像翡翠一样美丽;夏天,阳光透过竹林,像玻璃一样清凉。
接下来,“留客何妨对棋局,濯缨兼可把渔竿”,诗人说在这里可以邀请客人下棋,也可以一起钓鱼。这里的“濯缨”是指洗涤头发,比喻洗净尘心,追求高雅;“把渔竿”则是指钓鱼,象征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最后,“几回有意来相访,应与王猷一例看”,诗人表示自己多次想要来这个地方游玩,相信这里的美景一定会让人流连忘返,就像晋代的王猷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翠筠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悠闲生活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情怀。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