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禅宗道理——"平常心是道"。
1. "尘尘三昧":意思是说真正的禅意就在日常生活的尘埃里。"三昧"是佛教术语,指专注的状态。这里说扫地做饭都是修行。
2. "缽饭桶不":僧人吃饭的碗和装饭的桶,这些最普通的吃饭家伙,反而藏着大道理。"不"字在这里可能是方言语气词。
3. "云门眼中":云门是著名禅师,意思是说在开悟者眼里,普通事物都有深意。
4. "者佃身里":农民种地的身体里(暗指劳动本身)就包含着真理。
5. "捏合起来无处藏":把这些日常事物拼在一起看,真理根本藏不住,明明就在眼前。
6. 最后一句用方言说:你如果还执着于表面形式("祝"可能是"抓"的意思),就会错过真理("埋没你")。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吃饭种地这些人人都会的事,说明深奥的禅理 - 像聊天一样用口语、方言写诗,特别接地气 - 告诉我们:真理不在远方,就在你端碗吃饭、弯腰干活的时候
简单说就是:别把修行想得太玄乎,好好吃饭、认真干活,这就是最高明的修行。就像我们现代人常说"认真生活的人最酷",古人早就悟透这个道理了。
释道昌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