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读书人的夜晚场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坚守。
诗的开头写一盏矮小的灯照亮了孤独的小楼,楼角有个不合时宜的人在深夜读书。这个"畸人"指的是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暗示读书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孤独处境。
中间部分写读书时的奇妙感受: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代圣贤对话(孔子、仓颉等),在古籍中找到精神寄托。但现实却很残酷:珍贵的典籍被当作柴火烧掉,社会混乱让盗贼横行,而能救世的读书人(腐儒)却被闲置不用。
最后表达了愤懑:当今世道容不下正直磊落的人,诗人只好把时间花在注释古籍(虫鱼指代文字考据)上来排遣寂寞。这里的"破闲"是反话,实际是无奈之举。
全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苦闷:一方面在书中找到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又对腐败现实无能为力。语言看似平淡,实则充满激愤,是典型的"以闲写愤"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