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禅人画布袋和尚求赞

人谓是弥勒,且喜没交涉。
拖个破布袋,到处纳败阙。
祇有一味长,子细为君说。
是什么,乾屎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面上在写布袋和尚(民间常把他当作弥勒佛的化身),实际上是用幽默的方式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诗的开头就说:大家都说这是弥勒佛,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里暗示我们常被表象迷惑,把简单事物复杂化。接着描写布袋和尚的形象:拖着破布袋,到处"纳败阙"(意思是收集别人不要的破烂)。这是在说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地方。

最妙的是最后两句:布袋和尚唯一的长处是什么?答案是"乾屎橛"(晒干的大便)。这个粗俗的比喻其实大有深意: 1. 打破人们对神圣形象的幻想,说明真理不需要华丽包装 2. 用最恶心的东西比喻最高深的道理,告诉我们真理往往就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 3. 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外在形式,就像不必在意佛像是否金光闪闪

整首诗用市井语言讲佛理,把高深的"禅意"变得像拉家常一样简单。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经书里,而在生活点滴中;悟道不需要复杂理论,放下执着就能看见真相。这种"俗中见雅"的表达方式,正是禅宗"直指人心"的特点。

释昙华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