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失眠的秋夜,诗人独坐高楼时的所见所感。
开头"柝声听无寐"直接点明主题:打更声不断传来,让人无法入睡。高楼里坐着的人(诗人自己)显得特别焦虑不安。"凉秋湖上来"说明这是从湖面吹来凉风的秋天夜晚,带着寒意的夜气让本就体弱的人更觉难受。
接着诗人描写眼前的夜景:月亮西斜,月光把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天上淡淡的星河也快要消失了。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深夜的寂静和孤独。
后四句转向抒情。诗人怀念遥远的东郡(可能是故乡或重要之地),但关山阻隔无法到达。他望着碧蓝的夜空,忍不住迎着风放声高歌,抒发胸中的郁结。
全诗妙在: 1. 用"打更声""凉风""斜月""淡星"等具体意象,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秋夜的清冷 2. "人影长"这个细节既写实又富有诗意,孤独感油然而生 3. 最后的高歌不是欢快的,而是带着无奈和怅惘的宣泄 4. 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失眠的焦躁、思乡的愁绪都融入景物之中
就像我们现代人深夜失眠时,听着窗外偶尔的车声,看着路灯下的树影,也会不自觉地想起远方,这首诗把这种人类共通的体验写得既真实又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