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钱氏妇联

知耻近勇,虽柔必强,中材犹难,况弱女子;
哿矣富人,哀此茕独,三复斯义,告乡先生。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朴素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平凡女子的坚韧品格,同时表达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

上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逝者的可贵品质: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普通人做到这点已不容易),柔弱却始终坚强(连中等资质的人都难以做到)。最打动人心的在于,这些品质竟体现在一个传统观念中的"弱女子"身上,打破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下联笔锋转向社会现实:富人或许能过得去("哿矣"是古语中表示"还可以"的语气词),但那些孤独无依的人实在令人心痛。作者反复思考这个道理,希望当地有威望的人("乡先生")能关注弱势群体的困境。

全联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为一位普通女性树立了精神丰碑,又由个体命运引申出对社会公平的思考。通过"弱女子"与"中材"的对比,突显了平凡人身上的非凡精神力量;而由个人悲剧引发的社会反思,则让这首挽联有了更深刻的人文关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