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刘家竹

陈生将五十,无地堪栽竹。
丈人门迳深,两面千竿绿。
营营不好事,终日眉峰蹙。
二气岂相宜,此君觉尘俗。
琅玕诉失所,愿作陶家菊。
赖有徐卿儿,往往知忘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陈生的人,年近五十却找不到地方种竹子,而他的老丈人家门口种满了翠竹。陈生整天愁眉苦脸,觉得竹子和自己气场不合,甚至觉得竹子嫌弃他太俗气,宁愿变成陶渊明家的菊花。幸好有个姓徐的朋友家孩子,懂得欣赏竹子,让他忘了烦恼。

全诗用生活化的对比展开:
1. 空间对比:陈生"无地栽竹"和老丈人"千竿绿"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他的窘迫。
2. 性格对比:竹子的清高与陈生的"营营"(忙碌世俗)形成矛盾,用拟人手法写竹子"嫌俗",幽默中带自嘲。
3. 精神寄托:最后用"徐卿儿"(懂竹的孩子)反衬,暗示知音比物质条件更重要。

最妙的是"愿作陶家菊"这句,表面说竹子想跳槽,实际是陈生对自己无法达到陶渊明那种超脱境界的调侃。全诗把文人爱竹的情结写得接地气,既有小人物式的苦恼,又藏着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