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节公卜卦砚歌
宋亡江南无人才,文节一语千秋哀。
椒圃坪及建阳市,公所难者非一死。
死谢天下死可矣,存恢复想生乃是。
义旗不举心难明,但说余年报亲耳。
当公辛苦卜卦时,茫茫四海几人知。
人民城郭都如故,忍把兴亡归气数。
沧海今更几百年,卜卦砚尚能流传。
相看不暇辨真假,纷纷托兴留诗篇。
微物犹为后人重,大节得非公自全。
呜呼!
宋亡死事尚有人,文信国外无公贤。
椒圃坪及建阳市,公所难者非一死。
死谢天下死可矣,存恢复想生乃是。
义旗不举心难明,但说余年报亲耳。
当公辛苦卜卦时,茫茫四海几人知。
人民城郭都如故,忍把兴亡归气数。
沧海今更几百年,卜卦砚尚能流传。
相看不暇辨真假,纷纷托兴留诗篇。
微物犹为后人重,大节得非公自全。
呜呼!
宋亡死事尚有人,文信国外无公贤。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南宋灭亡后,一位叫谢枋得(谥号文节)的忠臣宁死不屈的故事。诗人通过一方卜卦砚台,歌颂了谢枋得的气节。
开头说南宋灭亡后江南人才凋零,谢枋得"非一死"的壮烈选择令人哀叹。他本可以轻易殉国,但选择活着是为了等待复国机会。后来发现复国无望,就以"奉养母亲"为借口拒绝出仕元朝,其实是用生命坚守气节。
中间描写谢枋得流亡时靠给人卜卦为生,当时很少有人理解他的苦心。人们觉得改朝换代是天意,他却坚持抵抗。几百年过去,他当年用过的砚台成了珍贵文物,后人纷纷题诗纪念。
最后诗人感慨:南宋灭亡时,除了著名的文天祥,就属谢枋得最忠烈。一方普通砚台都能被后人珍视,正是因为主人用生命守护了民族气节。
全诗通过小物件砚台,展现了大时代下的忠臣形象。告诉我们:真正的气节不在于轰轰烈烈的死,而在于坚守信念的活。物品的价值在于它承载的精神,这正是砚台流传至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