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①

千里潇湘琴瑟流,因思旧宅在鳌头。
凿开青帝春风浦,移下嫦娥夜月楼(《永乐大典》五七七○「沙」字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潭州》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暗含诗人对故园的深情追忆。

前两句"千里潇湘琴瑟流,因思旧宅在鳌头":诗人用"琴瑟流"形容湘江流水声如音乐般动听,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声色交融的意境。"鳌头"原指状元,这里比喻故居所在地势优越。这两句通过眼前美景触发对故乡的思念,就像我们听到某个熟悉旋律会突然想起老家一样自然。

后两句"凿开青帝春风浦,移下嫦娥夜月楼"最为精妙:诗人想象自己凿开春神(青帝)居住的河岸,把月宫仙子(嫦娥)的楼阁搬到人间。这里用神话人物代指自然美景——"春风浦"是春意盎然的河岸,"夜月楼"是月光笼罩的楼阁。这种夸张想象既展现潭州景色的超凡脱俗,又透露诗人欲将天下至美尽收眼底的浪漫情怀。

全诗最动人的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潇湘流水,虚写神话仙境;实写眼前景,虚写心中情。就像用美颜相机拍照,既保留真实风景,又添加梦幻滤镜,让平凡的潭州景色焕发出仙境般的光彩。这种写法既赞美了潭州风物,又婉转表达了诗人对故土那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眷恋。

徐仲雅

徐仲雅(893—?),字东野,其先秦中人,徙居长沙。生于唐昭宗景福二年,卒年不详。湖南马殷开天策府,以僚佐廖光图等为十八学士,仲雅时年十八,与其列楚人以为荣。废王希声之变,仲雅闭门不出。周行逢强署为判官,负气滑稽。行逢大宴僚吏,席间呼音多误。仲雅曰:“不于五月五日翦舌,致使乖错如此。”行逢大怒,放之邵州。仲雅著有文集百余卷,《五代诗话》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