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前一句"日者未知裴令贵"说的是裴度(唐朝名相)早年贫贱时,算命先生都看不出他将来会显贵。这里暗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真正有才能的人即使暂时不被认可,终将获得应有的地位。
后一句"世人争笑祢生狂"讲的是三国名士祢衡恃才傲物,当众羞辱曹操,最终招致杀身之祸。这里揭示了一个处世智慧:才华横溢固然好,但若不懂收敛锋芒,反而会引来祸患。
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的对比,巧妙表达了中国人"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既要保持内在的才华与品格(像裴度那样),又要懂得审时度势、避免锋芒毕露(别学祢衡)。这种既坚持自我又适应环境的智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黄孝先
宋建州浦城人,字子思。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为广州尉,改宿州司理,以善治狱迁大理丞,改知咸阳。调绵竹,奏请免蜀中税缗。历太常博士、通判石州卒。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