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短衣匹马清秋

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
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
千古神州,一时胜事,宾僚儒雅。
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

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
风云惨澹,貔貅得意,旌旗闲暇。
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
看鞬橐[1]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古代将士秋日围猎的壮阔画面,同时暗含对家国命运的深沉感慨。

上阕开篇用"短衣匹马"勾勒出精悍的猎手形象,在南山射虎的豪迈场景扑面而来。西风、白水、石鲸等意象组成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将围猎队伍比作千军万马,长堤万弩齐发的气势如同惊涛拍岸,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感。

下阕笔锋转向战场景象,落日孤城与呜咽鼓角构成苍凉的背景。猎罢归来的将士们意气风发,旌旗在风云中舒展,暗喻着对战场胜利的渴望。"万里天河"三句尤为精妙,将洗兵天河的传统意象翻出新意,表达重整河山的壮志。

结尾处咸阳道上的仪仗场景,既可能是对帝王威仪的写实描绘,又暗含对收复中原的期待。全词在狩猎与征战的双重意象中自由切换,将个人豪情与家国情怀完美交融,豪放中见深沉,雄浑处藏悲慨,展现出词人胸中的万千气象。

[1]注:鞬橐(jiān tuó),古代装弓箭的器具,这里指代仪仗队伍。

王渥

王渥(?-1232)金代文学家。字仲泽,太原(今属山西)人。兴定二年(1218)进士。调管州司侯,不赴。连辟寿州、商州、武胜三帅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正大七年(1230),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还入为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历官,权右司郎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