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溪

破帽蹇驴逐锦鞍。
也如饥客眼长寒。
尘中谁识酒肠宽。
独立苍茫怜色相,空空难拾旧时欢。
菩提自在任人看。

现代解析

《浣纱溪》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出行方式的对比和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绪与人生感悟。

首句“破帽蹇驴逐锦鞍”,这里诗人用“破帽蹇驴”与“锦鞍”对比,前者代表贫贱出行,后者代表富贵出行。诗人以“逐”字,描绘了自己骑着破旧的驴子,追逐着富贵人家华丽的坐骑,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身处尘世却向往富贵的心理状态。其中,“逐”字也暗示了诗人虽身处贫贱,但渴望改变现状的心态。

紧接着的“也如饥客眼长寒”,诗人进一步通过“饥客”形象,表达自己像饥饿的旅人一样,心生寒意。这里的“饥客”不仅指生理上的饥饿,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饥渴,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整句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不甘。

“尘中谁识酒肠宽”,这一句通过“尘中”一词,描绘了诗人身处世俗之中,周围的人难以理解自己乐观开朗、豪爽豁达的一面。这里,“酒肠宽”形象地比喻了诗人宽容豁达的性格和洒脱的态度,虽然外界不理解,但诗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状态。

“独立苍茫怜色相,空空难拾旧时欢”,诗人独自站在苍茫的大地上,感叹世间的人与事,内心充满怜悯。他提到“空空”,表达了对过往欢愉的追忆,暗示即使有过美好时光,但如今却难以重新拾回。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对时间和过往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菩提自在任人看”,引用佛教中“菩提”的概念,表明诗人认为人生如梦,自我存在的本真状态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被外物所束缚。诗人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内心,一旦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就能看透世间万物。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出行方式和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俗的无奈与自我内心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