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双燕子

双燕子,可可事风流。
即令人得伴,更亦不相求。

现代解析

这首《咏双燕子》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对燕子自由恩爱的画面,传递出朴素而深刻的生活哲理。

前两句"双燕子,可可事风流"像镜头特写:一对燕子亲昵依偎,它们小小的身影却自带潇洒气质。"可可"这个口语化表达让燕子显得活泼可爱,"风流"不是指浮华,而是赞美它们自然流露的默契与洒脱。

后两句突然转向人生感悟:"即令人得伴,更亦不相求"——就算人们找到了伴侣,也不该过分索取。诗人通过燕子反衬人性:燕子结伴却不互相束缚,而人类却常在亲密关系中患得患失。这种对比既有趣味性又发人深省。

全诗妙在将动物习性提升为人生智慧。二十个字里包含三层转折:从具象到抽象,从观察到感悟,从赞美到警醒。语言看似浅白如话,实则把"亲密有间"的相处之道,通过燕子这个天然比喻说得通透。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以小见大"的典范。

张鷟

张鷟(约660—740),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 (今河北深县)人,唐代小说家。他于高宗李治调露年登进士第,当时著名文人蹇味道读了他的试卷,叹为"天下无 双",被任为岐王府参军。此后又应"下笔成章"、"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八科考试,每次都列人甲等。其间参加四次书判考选,所拟的判辞都被评为第一名,当时有名的文章高手、水部员外郎员半千称他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 他因此在士林中赢得了"青钱学士"的雅称。这个雅号后代成为典故,成了才学高超、屡试屡中者的代称。武后时,擢任御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