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侍御充南诏判官

西去安夷落,乘轺从节行。彤庭传圣旨,异域化戎情。
瘴路穷巴徼,蛮川过峤城。地偏风自杂,天漏月稀明。
危栈连空动,长江到底清。笑宜防狒狒,言好听猩猩。
抚论如敦行,归情自合盟。回期佩印绶,何更见新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为一位即将前往南诏(今大理一带)担任判官的徐侍御所写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徐侍御即将踏上旅程的情景,以及他将面临的环境和挑战。

1. 开篇点明出发:“西去安夷落,乘轺从节行。”从西边出发,前往安夷落(即南诏),乘坐轻便的轺车,跟随符节启程。这表达了徐侍御即将开始的遥远旅程。

2. 朝廷支持:“彤庭传圣旨,异域化戎情。”朝廷传来圣旨,命令他前往化导边疆的戎人地区。这里强调了朝廷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说明了徐侍御此行的重要使命。

3. 描述旅程:“瘴路穷巴徼,蛮川过峤城。”他将穿过瘴气弥漫的道路,到达偏远的边境地区。经过蜿蜒的河流和险峻的山城。这里描绘了一幅艰难的旅程图景。

4. 环境的恶劣:“地偏风自杂,天漏月稀明。”这里描述了当地的环境,偏僻之地,风势杂乱,天空阴沉,月色稀微。这既是对现实环境的描写,也暗喻徐侍御将面对的艰难挑战。

5. 旅途的惊险:“危栈连空动,长江到底清。”徐侍御将经过险峻的栈道,仿佛悬在空中摇晃。长江水清澈见底,表现了旅途的惊险与美丽。

6. 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笑宜防狒狒,言好听猩猩。”在旅途中,诗人提醒徐侍御注意当地的动物,比如防备狒狒的骚扰,但也要欣赏当地的猩猩。这里透露出一种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好奇和尊重。

7. 呼吁正直和坚持:“抚论如敦行,归情自合盟。”希望他言行一致,真实对待,归期到来时,自然会签订盟约。这两句鼓励徐侍御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正直。

8. 对未来的展望:“回期佩印绶,何更见新正。”期待他顺利归来,手拿印信,再次相见时,已经是新年了。这句话表达了对徐侍御顺利完成使命的信心和对他归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描述徐侍御的旅程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现了边疆地区的风貌和独特文化,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充分体现了唐代送别诗的风格和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