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充满仙气的清凉山,展现了它远离尘世的幽静与壮美。
首联"山势崚嶒翠霭虚,神僧多此共幽居"用"崚嶒"形容山势陡峭险峻,"翠霭虚"描绘山间飘渺的青色云雾,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这里常有高僧隐居修行,暗示此山是修行圣地。
颔联"云埋紫府龙蛇混,地隔红尘车马疏"进一步描写山的高耸:云雾笼罩着山顶的宫殿(紫府),连龙蛇这样的神物都藏在其中;山下与尘世隔绝,少有车马喧嚣。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山的超凡脱俗。
颈联"五朵芙蓉从地起,一方图画自天舒"是神来之笔:五座山峰像五朵芙蓉花拔地而起,整个山景宛如上天展开的画卷。这里用"芙蓉"比喻山峰的秀丽,用"图画"形容景色的天然完美。
尾联"谁知半榻清凉石,游客能容五百馀"出人意料:谁能想到半块清凉石(可能指山上的巨石或石台),竟能容纳五百多位游客。这既表现了山的开阔,又暗含佛法无边的深意——在修行者眼中,空间可以超越常理。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写实又充满想象,把一座普通的山写得仙气飘飘。诗人用"芙蓉""图画"等美好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通过"神僧""紫府"等元素,赋予这座山宗教神秘色彩。最后关于"半榻石容五百人"的描写,更是将现实景物升华到了禅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