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纷扰、自得其乐的隐士生活,语言平实却充满意境。
前两句"与世不相入,膝琴聊自欢"是说主人公主动选择与喧嚣的世界保持距离,独自弹琴自娱自乐。这里的"膝琴"指把琴放在膝上随意弹奏,显得随性自在。
中间四句展现了他的日常生活状态:在自然风光中自由来去("风光归笑傲"),把云霞景物当作游玩的伙伴("云物寄游观")。与人交谈时从容不迫("言话审无倦"),内心始终保持着平静满足("心怀良独安")。"审无倦"的"审"字用得巧妙,表示他说话总是经过深思熟虑,不会让人觉得厌烦。
最后两句"东皋清有趣,植杖日盘桓"描绘了一个具体场景:在村东的田野边("东皋"),他拄着手杖整日漫步徘徊,享受清幽之趣。"植杖"这个动作特别生动,像是把拐杖插在地上稍作休息,又继续闲逛,把隐士悠闲的生活节奏活画了出来。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追求什么、却处处发现生活乐趣的态度。诗人用弹琴、看云、散步这些简单的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静下心来感受平凡生活中的美好。这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智慧,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尤其值得品味。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