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夏至后苦雨其四》这首诗描绘了夏季长时间下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虑。
首句“一雨夏将徂”,点明了时间是夏至之后,长时间下雨的情形。这样的气候让诗人感到苦闷和压抑,这种情绪在“羁怀转郁纡”一句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
接下来的两句“山深变寒燠,雾重失朝晡”,描述了因为雨势过大,使得山色变得昏暗,难以分辨早晨和傍晚。这样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
“羲御谁当挽,云师尔可诛”,这两句可以看作是诗人的抒情。诗人可能认为,这样的天气如同羲和驾驭的太阳失去了力量,或者云师引起的雨势造成了困扰。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天气无法改变的无奈和对持续降雨的抱怨。
最后一句“林鸠太无赖,相逐不相呼”,诗人通过描写林中的斑鸠鸟相互追逐却不呼叫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无情和生活的孤独。这也可能是诗人对自己孤独心境的一种寓言式的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夏至后的苦雨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压抑和无奈。同时,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映了生活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