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名为《过巢湖》,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生感悟的诗。接下来,我将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这首诗通过描绘巢湖这一自然景象,反映了人们对利益和荣誉的追求以及面对选择时的心态。诗人可能是在乘船经过巢湖时,看到湖边人们的各种行为,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第一句“世人贪利复贪荣”,诗人批判了世人过分追求利益和荣誉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名利而疲于奔命,忽视了生活的其他美好。
第二句“来向湖边始至诚”,诗人可能是在说,当人们来到巢湖边,面对大自然时,应该放下世俗的纷扰,回归最真诚的自我。这里的“至诚”可以理解为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对内心纯净的向往。
第三句“男子登舟与登陆”,描绘了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追求(登舟),一种是放下追求(登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选择,如何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心态和价值观。
最后一句“把心何不一般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的心不能有所不同,不能选择不同于世俗的生活方式呢?这里,诗人可能是在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要被世俗的潮流所左右,要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追求利益和荣誉的批判,以及对真诚、自我、独立选择的向往和呼吁。这种批判和向往,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