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四块玉_叹世两鬓皤

叹世

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人间庞辱都参破。种春风二顷田,远红尘千丈波动,倒大来闲快活。

子孝顺,妻贤惠,使碎心机为他谁?到头来难免无常日。争名利,夺富贵,都是痴。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白玉堆,黄金垛,一日无常果如何?良辰媚景休空过。琉璃钟琥珀浓,细腰舞皓齿歌,倒大来闲快活。风内灯,石中火,从结灵胎便南柯,福田休种儿孙祸。结三生清净缘,住一区安乐窝,到大来闲快活。月满轮,花成朵,信马携仆到鸣珂,选一间岩嵌房儿坐,浅斟着金曲卮,低讴着白雪歌,倒大来闲快活。

甑有尘,门无锁,人海从教斗张罗。共诗朋闲访相酬和,尽场儿吃闷酒,即席间发淡科,倒大来闲快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四块玉叹世两鬓皤》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生感慨的诗歌。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和生死无常,以及对于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选择的独特见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一、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从“两鬓皤”开始,可以看出诗人已步入中年,对于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有着深刻的感受。他感叹自己辛辛苦苦追求名利富贵,到头来还是难以避免无常的命运。这一部分内容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二、诗人提出了对于人生价值的选择和追求。他认为追求名利和富贵是愚蠢的,相比之下,拥有简单的农田生活、孝顺的子女和贤惠的妻子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他享受自然美景、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以及生活中的点滴快乐。这些描绘都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四、诗人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虚度光阴。他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生活的真谛。同时,他也鼓励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五、诗歌最后部分强调了人生的自由和豁达心态。诗人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和快乐,不要被世俗的束缚所困扰。他鼓励人们要放下心中的烦恼和忧虑,享受生活的自由和快乐。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由和豁达心态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和生死无常,以及对于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选择的独特见解。它鼓励人们要珍惜当下、追求自由和快乐,不要被世俗的束缚所困扰。这首诗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真谛。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