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猷以仇池诗句为韵作诗十四章见示答之

徐侯笔下波涛宽,新诗示我清且闲。谁能辛苦学饭颗,格辙已到元和间。

春寒十日不出户,坐想江柳分烟鬟。

东坡老仙有奇句,析韵琢句光斓斑。疾雷一洗牛蚁闹,羯鼓略惊桃李顽。

周郎知音亦已久,仲车著语谁当删。大弨六钧古称重,汝自力弱无由弯。

胡为坎坎事嗤点,今古可笑儿童孱。乡关春物入意匠,水光花气相回环。

莫嫌众口乱如沸,当见三耳生其颜。嗟吾和诗虽已晚,识君妙意存高山。

告君诗妙须饮酒,社瓮一醉宁当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徐彦猷赠诗的回应,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了文人间的诗酒情谊。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夸赞朋友的诗才 开头说徐彦猷写诗像大海一样气势宽广,新写的诗清新闲适。他的诗风已经达到唐代元和年间的水平(指中唐白居易、韩愈等人的高度),不需要像杜甫那样苦吟("饭颗山"典故形容杜甫作诗刻苦)。

2. 自嘲与调侃 作者说自己春寒懒得出门,只能想象江边柳色。提到苏轼写诗奇绝,而自己像被雷声吓到的蚂蚁、被鼓声惊醒的桃李(比喻自己水平普通)。朋友懂诗如周瑜懂音乐,但自己的诗可能像笨重的古弓,力气小的人拉不开——暗示自己写诗不如对方。

3. 文人间的玩笑 用"三耳生颜"的典故(传说有人拍马屁长出第三只耳朵)调侃那些爱挑刺的评论家,说他们像吵闹的小孩。而真正的好诗应该像家乡的春光水色一样自然灵动。

4. 以诗酒收尾 最后说虽然自己回诗晚了,但真心欣赏朋友的才华。建议想写出好诗就该痛快喝酒,别舍不得坛子里的酒——用豪爽的语气强调写诗需要洒脱的心境。

全诗妙在把文人互夸、自嘲、调侃批评者、诗酒人生这些元素融合得生动自然。比如用"蚂蚁闹""桃李顽"这种接地气的比喻,让诗歌讨论不显得枯燥。最后回归"喝酒助诗兴"的典型文人趣味,显得真实可爱。

朱槔

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工诗。有《玉澜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