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寺院中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与寺院住持之间的默契。
前两句写景:深秋时节,寺院庭院景色很美,红叶与青松相互映衬。这里用红绿对比的色彩,勾勒出秋日的鲜明画面。
中间四句写人:诗人自称"病客",说自己无处可去,但寺院住持(休公)对他很宽容。接着用"疏钟"(稀疏的钟声)、"细溜"(细小的流水声)、"高塔"、"遥峰"这些意象,营造出寺院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自己不是追求功名的人,却经常在这里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境,也暗示寺院是一个能让心灵得到安宁的地方。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景物描写,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意境 2. 通过"病客"与"师容"的对比,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3. 最后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4. 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能感受到秋日寺院的静谧之美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